如果發現木箱包裝出現無標識或有害生物,檢驗檢疫機構將監督貨主對木包裝箱進行處理或銷毀.若沒有合適處理方法,將同貨物一起退運,這也是木箱包裝廠常見的處理方法.一般不符合標準的木箱包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:沒有標識、外表有破損,內部有異物或有害生物.
世界各國對危險品包裝的性能測試均依據聯合國《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》相應章節的規定來完成,通常情況下.一般需要通過4項測試,分別是跌落測試、堆碼測試、防滲漏測試和內壓測試。后兩項測試主要針對擬裝液態危險品的包裝。包裝性能檢測通常具有以下三個特點:
內裝物的危險水平為III級,測試等級與擬裝的內裝物物理性質和危險水平有關。例如.測試就可以采用III級的試驗規范。當然,測試也可以采用更為嚴格的I級和II級試驗標準。從上述三個特點可以看出,經過性能測試后,某種類型的危險品木包裝箱包裝就可以確定能裝什么樣的危險品(物理狀態、危險水平、重量),以及應采用哪種材質與規格的內包裝。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》中還規定了木包裝箱性能試驗演講至少應包含的細節內容,并且規定演講應提供給包裝用戶和國家主管當局。筆者認為演講提供給國家當局很重要,為了實施平安和質量監管。同時演講提供給用戶也非常關鍵,可以直接指導用戶對包裝的正確使用。
即包裝內應裝有實際運輸物或替代品。如果使用的替代品,待測包裝應處于實際運輸狀態。測試中木包裝箱包裝應模擬運輸時的狀態.則替代品應具有與實際運輸的物質類似的物理性質。例如,固體物質應具有相同的質量和顆粒度,液體物質應具有相似的相對密度和粘度。包裝的方式也應與實際運輸時相同,例如,實際運輸使用組合包裝時,測試包裝應有相應材質和結構的內包裝。如果實際運輸時內包裝將裝運液體和固體,還需就液體內裝物和固體內裝物分別進行測試。測試時所裝的物質應為最大量。所裝入的液體應不低于包裝最大容量的98%,所裝入的固體應不少于最大容量的95%